![]() |
健康熱線: 025-58525722 |
來源:南京邦德中醫醫院
健康熱線:025-58525722 疾病咨詢>>>
什么叫做休息?你可能會說,好好休息個周末?好好出去旅游一下?但事實上,往往越休息越感覺累。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感覺。
為啥越休息越累
當下,人們對休息的認識有三個誤區。
誤區1:休息就是補覺。面對疲勞,許多人第一反應就是“去躺躺吧”。調查顯示,三成人下班累了會選擇回家睡覺,周末睡懶覺更是不少年輕人的最愛。但美國研究發現,周末喜歡睡懶覺的人更愛犯困。周迎春也指出,中醫認為,久臥傷氣,讓人陰陽失調,無精打采。
誤區2:窩在家一整天。調查發現,約有1/4受訪者的休息方式是在家看電視、上網。然而,看電視時長時間不換姿勢,容易導致肌肉僵硬;視線過于專注,可能導致眼睛干澀;節目或游戲過于刺激,還會引起頭暈、頭痛等。
誤區3:娛樂活動太瘋狂。有人喜歡約上朋友去唱卡拉OK、看電影,但前者需要扯開嗓子,后者則要動腦思考,特別是看懸疑片、悲傷的電影。可是,過度言語傷氣,過度憂思傷精動脾,這樣的休息看似逍遙,卻暗耗精力。
真正的休息
對睡眠不足或體力勞動者而言,睡眠可以補充能量,排出體內代謝產生的廢物;但對于腦力勞動者,放松神經才是關鍵。
俄國生理心理學家謝切諾夫曾做過一個試驗:他采取兩種方式消除右手的疲勞,一是讓兩只手同時停下來休息,二是右手停下來的同時讓左手適當活動。隨后,他通過握力測量了右手的疲勞度,發現第二種方法讓右手的疲勞感消除得更快。這是因為大腦里的神經元以不同方式組合成多個功能區,當某些區域活動時,另外一些區域才會休息。因此,換換活動內容才是積極的休息方式。
最徹底的身心放松法
生命君綜合英國《每日郵報》的報道,從飲食、作息、生活習慣等方面指導,給你一套最佳的放松法。
改變飲食,睡個好覺
很多人都會陷入一個怪圈:上班睡不醒,放假睡不著。這可能與飲食習慣有關。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研究發現,睡眠好的人飲食更豐富、均衡。因此,想要睡個好覺,應先從飲食入手。
把堅果、綠葉菜加入每日菜單。核桃、杏仁等堅果富含蛋白質、鉀、硒等營養素,有助于身體分泌褪黑激素,讓人更快入睡。小白菜、菠菜等綠葉菜富含鈣,可刺激褪黑激素分泌,能助眠。睡眠不好的人每天還可吃點蝦,補充色氨酸,這種物質轉化為“5-羥色胺”后,讓人有昏昏欲睡的感覺。
外出游玩,帶上香蕉。多項研究發現,經常疲憊可能與缺鉀有關。鉀的主要功能是增強人體神經和肌肉的興奮性。香蕉富含鉀,能快速補充能量,還含有大量鎂,能消除疲勞,是外出游玩必備的“能量棒”。
晚餐來份生菜沙拉。生菜含一種助眠物質,名為萵苣阿片,能有效鎮靜和放松大腦。晚餐可以來一份生菜沙拉,或把生菜葉放水里煮10~15分鐘,自制一杯“生菜茶”。
炒菜必放蒜。維生素B6可維持神經纖維的穩定,有助于安眠。大蒜中富含維生素B6,炒菜、涼拌菜時不妨放些。金槍魚、鮭魚、開心果等食物也是維生素B6的不錯來源。
喝杯菊花茶。菊花茶含甘氨酸,這種物質可放松神經和肌肉,被稱為溫和的鎮定劑,能減少焦慮、緊張感,特別適合工作壓力大的上班族。
改變習慣,慢速生活
如果你平時總是忙碌、緊張,假期里不妨讓自己慢下來。
關掉電視、電腦和手機。即使看娛樂節目,電子設備發出的光線也足以讓眼睛和大腦疲勞,影響睡眠質量。因此,睡前1小時盡量不要看電子設備,騰出時間與家人共享。
安靜讀會兒書。到家附近的圖書館、書店,或懶洋洋地坐在家里的沙發上,享受一段閱讀時間。即使你不愛看書,也會驚訝地發現,書本能帶來舒適、寧靜和心靈上的愉悅。
帶著全家去郊外。我們每天都在高樓大廈里穿梭,很少有機會外出。改變一下,定期去公園或郊外游玩。在新鮮空氣中深呼吸,近距離觸摸花草、泥土,身心會暢快許多。
泡個熱水澡。沒什么比洗熱水澡更能讓人放松。當你全身泡在水里時,壓力和不快都會消失,還利于睡眠。
聽音樂或唱唱歌。如找不到消遣的方式,聽音樂或唱歌是不錯的選擇。聽音樂能讓身心徹底放松,唱歌可帶動全身血液循環,情緒會跟著好起來。研究發現,唱歌和聽歌能刺激大腦感覺愉悅,提高免疫力。
改變壓力,迎接挑戰
職場競爭、家庭瑣事、孩子教育……不少人雖然外表堅強,內心可能早已不堪一擊。利用假期,給自己心靈洗個澡吧,好好想想以下幾個問題,沒準能幫你趕走心中的負能量。
先要學會自信。有了自信才能抓住機會、克服困難、堅持到底。但自信不等于自大,要建立在知識、技能之上。
不與自己對抗。美國哈佛醫學院臨床心理學家克里斯托弗·肯·吉莫說,每個人都會遭受兩支箭的攻擊:一支箭是外界射向你的,就是我們常遇到的困難和挫折;第二支箭是自己射向自己的,就是因困難和挫折產生的負面情緒。第一支箭對我們傷害不大,僅是外傷;第二支箭則會深入內心,越是掙扎,箭在心中扎得越深。聰明的人不會與自己對抗,想出解決方法才是關鍵。
痛苦和麻煩可能是件好事。因為它會提醒你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問題。不期望別人完全同意你的看法;不依賴朋友給予的快樂;原諒自己,并向前邁進。
專注做好一件事。一個人的精力有限,所以應先做最重要的事,依次而下。只有當你專注于做最重要的事,才能更有效地使用精力。分不清重點、摸不清方向會使你陷入混亂,降低效率。
抱怨不如行動。生活中,不少人將抱怨作為最方便的出氣方式。無度地抱怨,不但不能緩解煩惱,反而放大了原來的痛苦,有時抱怨和行動可能花費同樣的時間,與其抱怨不如行動。